欢迎访问 商会协会官网网站模板 !  登录 | 注册

本网站累计浏览量 1,517,832

扎根行业 | 服务企业 | 辅助政府 | 凝聚合力

   本网站累计浏览量

欢迎访问 商会协会官网网站模板 !  登录 | 注册

  • 青白江材料产业

    请选择你的应用数据

青白江材料产业

发布时间:2021-01-22 20:08:40

 

产业功能区建设必须以生态圈理念引导主导产业集聚、集群要素集聚。商用车产业生态圈主要包括产品技术、零部件配套、整车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四个方面,产业链之长是其他产业无法比较的。打造商用车产业生态圈,有助于延伸先进材料产业下游应用,做强“5+5+1”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先进材料产业发展能级,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重汽王牌是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头部企业,能够带来众多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集聚效应,助推我区加速形成完善的商用车产业生态圈产业生态链、生态圈。   

一、国内商用车产业现状

商用车是指在设计和技术特征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包含载货汽车和9座以上客车。载货汽车一般分为微卡、轻卡、中卡和重卡。我国汽车产业经历60多年的发展,集群化效应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以长三角、西南、珠三角、东北、中部、环渤海为代表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具有较完整的汽车产品系列和生产体系。在商用车领域,自主品牌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2019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36万辆和432.4万辆,产量同比增长1.9%,销量下降1.1%,其中:重卡是所有车型中唯一销量上涨的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9.3万辆和11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3%和2.3%,一汽解放、东风重卡、中国重汽、陕汽重汽等车企位于前列。中国重汽销售19.1万辆,同比增长0.64%,占重卡市场的16.2%。在汽车工业带动下,汽车零部件制造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江浙沪等地零部件企业发展基础雄厚,占比超过60%,河南、陕西、四川等地企业已经兴起,整体上,零部件产业向中西部地区逐步推进。四川初步形成了以成都为主干,资阳、绵阳、南充、内江等为支干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产业集群。载货汽车领域,重汽王牌、资阳南骏等总产量占全省的70%以上。

二、我区商用车产业现状

(一)头部效应作用明显。重汽王牌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及成都市百强企业,占地面积1500亩,现有员工1800人,产品涵盖重、中、轻、微、专用车、新能源等系列商用车。2020年8月,中国重汽“豪沃”“斯太尔”两款重卡生产线迁移落户青白江生产基地,计划五年内实现年产重卡6万辆、轻卡4万辆整车产能,产值达到250亿,带动上下游实现产值250亿元以上,建成西南区域一流的商用车生产基地。目前,围绕“豪沃”“斯太尔”两款新车型的营销体系搭建、川内重点配套供应商考察以及人才招聘基本完成,智能车间改造正在加快建设中,月生产商用车2000辆左右,其中重卡1500辆。2020年实现产值36.96亿元,同比增长30.66%。

(二)集群发展初步显现。在重汽王牌商用车带动下,我区商用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聚集本地上下游生产企业30余家,上游拥有金属研究院、攀钢板材、宝维钢材等金属材料研发及原材料配套企业;中游拥有台湾玻璃、润洋汽配、大矩机械等零部件供应商,提供车桥、货箱、线束、支架、玻璃等配套服务;下游拥有重汽王牌整装厂以及积微物联、顺邦物流等商用车场景应用企业,正在规划建设整车及零部件展销中心,初步形成了“研发-原材料-零部件-整装-销售(服务)-场景应用”全产业链商用车产业生态圈。2019年,商用车产业实现产值96亿元。

(三)配套体系基本形成。完善重汽王牌配套体系,加强产业协作,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功能区内宝维钢材具备年生产辊压、热轧、冷轧钢板20万吨能力,每年为重汽王牌配套各类板材2万吨,供应30%轻卡大梁、40%重卡大梁、100%冲压件;大矩机械具备年生产商用车座椅5万套能力,为重汽王牌提供50%的座椅、车桥配套服务;端子科技具备年生产3万台轻卡线束能力,为重汽王牌提供80%的轻卡商用车线束配套服务(重卡线束由本部生产);润洋汽配主要为重汽王牌提供车灯、护板、顶盖等各类内外饰件百余种,具备年生产10万辆轻重卡商用车内外饰件产能,为重汽王牌提供50%内外饰件配套服务;瑞杰汽配主要为重汽王牌提供车厢、底盘件、支架等数百种冲压件、焊接件,具备年生产1万台货车车厢和5万套底盘支架产能,为重汽王牌提供30%的车厢、支架件配套服务。今年以来,总投资2.8亿元的智能车辆配件研发及总部基地、载货汽车车厢生产等2个重汽王牌配套项目签约落户功能区,正与山东、重庆等地配套企业洽谈推进配套供应体系本地化。

三、我区商用车发展存在问题

(一)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我区商用车产业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环节。重汽王牌是我区唯一一家整车生产制造企业,也是中国重汽在山东以外的最具规模的整车生产制造企业,在重卡整车和零部件产品研发及重要配套上依赖于中国重汽总部。受环境容量影响,铸造件锻造件等配套企业难以落户本地。车身、发动机、电控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主要靠外地采购或总部提供,车辆改装以及保险金融体系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二)本地配套基础薄弱。零部件配套企业仅有30余家,且规模总体偏小,实力不强,缺乏专业分工协作,系统化、模块化供应配套能力较弱。本地配套企业占重汽王牌配套企业比例较低,汽车制造业较为理想的配套半径是100公里范围内,其次是300公里,目前重汽王牌80%以上的零部件需要从济南等地运输到我区装配生产。零部件产品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多以冲压件、简单机加工、线束等初级产品为主,高附加值零部件产品较少。

(三)资源要素制约明显。完善商用车产业生态链,加强重点配套企业招引和区域产业协作是提高本地配套率,重汽王牌有效释放产能的关键所在。目前,园区大部分属于建成区,缺少成片成块的产业用地,重大项目落地需要依靠闲置土地清理腾退,导致重点配套企业难以快速落地开工建设。受我区商用车市场规模、用地价格、人力资源、基础配套等影响,部分目标企业对投资持观望态度。

四、打造商用车产业生态圈的思路及建议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区一枢纽”等多重利好政策叠加机遇,围绕商用车产业生态圈建设,以重汽王牌商用车整车生产和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为抓手,把握三大机遇、开展三项行动、构建三个机制,引导生产要素、功能要素、生活要素聚集成势成链,将我区打造成为西南区域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基地和贸易高地。

(一)把握三大机遇。一是市场需求机遇。新基建投入、新能源推广、物流扩张、国三淘汰等可预期的市场机会为商用车行业提供了需求保证,2020年1-10月,商用车销量为238.4万辆,同比增长8.6%。其中重卡销量为136.52万辆,同比增长39.2%;中国重汽重卡销量21.87万辆,同比增长45%。重汽王牌销量为20013辆,同比增长14.7%。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为国产商用车及零部件走出去带来了发展机遇。二是政策叠加机遇。“四区一枢纽”是我区独有的政策机遇,铁路口岸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连接国内国际市场的交汇点,是全面落实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铁路港优良的物流、贸易条件,结合自贸区、综保区海关监管制度的创新,对发展制造业,特别是商用车及零部件生产制造具有极大优势。三是产能扩张机遇。头部企业引领带动对构建产业生态圈至关重要。中国重汽“豪沃”“斯太尔”两款重卡生产线迁移落户我区,有助于我们拓展先进材料下游应用,做大做强商用车产业生态圈。

(二)开展三大行动。一是实施本地配套补短板行动。围绕重汽王牌商用车产能释放需求,梳理产业链“薄弱缺”环节,制定稳链强链补链工作方案,完善上下游配套体系建设。鼓励本地供应商扩大生产规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增加油箱、水箱等不适宜物流运输的配套产品生产线。加快成都(攀钢)精工制造、东风日产四川配送中心、丰艺汽车玻璃及配件生产制造、福田欧马可汽车发动机及整车西部研发再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满足钢材、汽车玻璃、智能物联网配送以及车辆加装改装等产品和服务需求。加大功能区低效和闲置资源清理,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空间支撑。二是实施研发创新增优势行动。建立“政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机制,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中心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技术力量、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为资金与服务提供者,加大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加大节能和新能源商用车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用好产业扶持政策,鼓励重汽王牌与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先进材料金属研究院、国家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实验基地等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支持重汽王牌与潍柴动力、广西玉柴等企业在商用车发动机、底盘、变速箱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加快推进重汽王牌智能车间改造和“机器换人”项目建设,支持润洋、大矩、瑞杰等本地配套企业进行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三是实施生产制造降成本行动。制定重汽王牌零部件和原材料采购利用班列运输补贴方案,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梳理企业在技术、研发、销售等高学历汽车产业人才用人需求,搭建人力资源信息供需平台,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对企业参加大型综合性展会给予政策补贴,指导企业积极参与“成都造”“汽博会”等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大力拓展欧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加强对上争取,推广应用重汽王牌智能渣土车、新能源车(包括清洁能源)、市政环卫车等产品。用好用活我区东蓉欧产业引导基金,充分发挥基金引导撬动作用,重点向重汽王牌及上下游配套企业(项目)投放,保障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融资需求。

(三)构建三个机制。一是构建政企协同推进机制。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建立政企联络推进机制,围绕商用车产业生态圈建设,从配套链构建、创新链培育、价值链塑造、供应链完善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持续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安排服务专员定期走访调研,做好用工、用能等要素保障。二是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积极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机遇,深入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加快与重庆两江新区、资阳高新区、绵阳高新区等地区建立区域协作关系,利用重庆长安汽车、资阳南骏汽车、绵阳重汽等主机厂成熟的供应配套体系,填补重汽王牌“豪沃”“斯太尔”生产线铸造件、锻造件等“薄弱缺”环节。立足功能区产业用地不足现状,积极引导配套半径超过300公里范围的供应商到德阳、眉山、资阳等地投资建厂,缩小核心零部件配套半径。三是建立项目招引协同推进机制。会同头部企业成立招商工作专班,围绕产业链加强项目招引。制作“两图一表”,深入开展“高能级项目招引攻坚行动”,打造一批国家、省市级研发创新平台,促进新宏昌自卸车智能制造、唐鸿重工专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试生产制造、和平车业等项目尽快落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