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5 17:59:47
一、工作总结
自身建设方面:
1、建立联盟党支部,开展党建活动9场,完善党支部参与重大决策和内部监管制度机制,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2、建立由59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为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提供强有力智力支撑。
3、发展吸纳会员120家,涵盖成都全部整车企业,会员结构科学合理,实现了“产学研用融协”会员类型全覆盖。
4、秘书处在职工作人员23人,其中专职19人,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平均年龄29.7岁。
5、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商用车、新型电力系统3个专门委员会,秘书处内设综合管理部(会员管理部)、会员服务部(策划设计部)、产业研究部(会刊编辑部)3个职能部门。
6、财政补助、会费、服务收入等运行经费基本满足运行需要。
7、建立健全基本制度和管理制度,召开会员大会4次、(常务)理事会14次、秘书处全体会议24次、秘书长办公会47次。
8、联盟党支部牵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组织参与疫情防控、敬老爱幼、乡村振兴等社会公益活动。
会员服务方面:
1、建立联盟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宣传平台,收录政策法规文件493个。
2、建立成都造汽车产品推荐平台,收录汽车产品370款。
3、建立成都汽车行业企业库,收录企业619户。
4、建立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平台,收录供需信息1021条。
5、策划设计制作发布产业、企业及产品宣传视频19个。
6、编制发布《成都汽车》会刊7期。
7、组织开展各类行业性活动86场。
8、团体标准立项11个,发布团体标准6个。
9、开展项目咨询服务7次。
10、开展了咨询、对接、市场拓展等各类点对点服务。
辅助政府方面:
1、搜集和整理产业运行数据,编制发布产业建圈强链简报。
2、编制或协助编制相关材料。
3、调研会员企业经营情况、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提出政策建议。
4、协助参与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和方案措施。
5、受托牵头组织开展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申报工作,已成功获批。
6、受托牵头组织开展国家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申报。
7、协助组织开展系列招引、对接、调研、考察、交流活动。
8、协助政府部门开展了其他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持续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成都造新能源汽车展览展示、供需对接、专项对接等活动,以市场为主要突破口,提升产能利用率、产业整零比、本地配套率、整车智能率。
2、在前期探索工作的基础上,完善成都汽车行业企业及产品目录,建立完善联盟会员体系内,面向整车企业和大型用户企业的成都造汽车零部件推荐机制。
3、加强与都市圈、重庆等地行业协会的交流合作,共同争取政府支持,编制成渝地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方案,推动出台政策措施,积极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4、把握产业发展潮流趋势,用好产业后发优势、关联产业基础优势、国家示范试点等资源,组织引导优势企业入链入圈,建好联合监控平台,探索参与碳汇交易,大力推动“三化同步”。
5、成立联盟5A级社会组织争创工作小组,对标评定标准,全面梳理改革管理制度流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联盟品牌建设,发挥专委会作用,开展行业自律,探索建立联合惩戒机制。